长平王还在床上趴着,懒洋洋的,一点紧迫感都没有。看见如瑾这么快就去而复返,还朝她暧昧地挑了挑眉头,“舍不得走吧?”

“王爷,府里只能进不能出,您知道了吗?”顾不得跟他胡说,如瑾连忙问宫里传话的事。连吉祥都打听出来了,贺兰不可能不告诉主子。

果然他说“知道了”。

“那?”他惫懒的模样,让如瑾紧张的心情稍稍有了缓解。莫非他已经有了应对之法?

长平王拍了拍罗汉床的边沿,“来。”

如瑾就坐了过去,然后意外地被他按倒,搂住。

“王爷!”这节骨眼,怎地还没个正经样子。宫里为什么要传这样的旨出来,皇帝到底打了什么主意,他怎么一点不着急呢?

“别怕,没事的。”长平王搂着她,“蓝府也没事。些许小动静,过去就好。”

如瑾没想到他这时候还能想起蓝府,心里微暖,没有推搡任由他抱了,和他并肩躺着,轻声问:“是什么动静?”

“六哥一家被困在宫里了。父皇,大约是忍无可忍了吧。”

永安王?

昨日刚刚迎进了侧妃张七娘,怎么今日就……到底出了什么事。

如瑾非常惊讶,长平王说:“今日那些老家伙要在朝上商议灾银侵吞之事,大理寺几处联合审出来的结果前日送到御前,父皇今早就召了六哥进宫,之后围了他的家宅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太子殿下也不是好欺负的,你以为他这阵子蛰伏东宫什么都不管,任由六哥泼脏水么?自立储以来他虽然中规中矩,且偶尔露些糊涂出来,可一国储君多年的经营,得天独厚的条件,又岂是小小几十万两银的案子能撼动的。以退为进,屈而求伸,一击而中免除后患,这才是我所认识的太子啊。”

原来如此。

的确,永安王风光回朝,太子涉案关禁闭,太过明显的对比,如果不是永安王手段太强悍,那只能解释为事有蹊跷了。

“想必王爷也没闲着,一直在推波助澜吧。”

“推波助澜算不上,顺势而为嘛。”长平王嘻嘻地笑。

“王爷为什么要帮太子?”平日里他和六哥走得近,连奉旨巡边都一起出去,内宅妇人们来往送东西不断,俨然走动极好的兄弟。可前两天他遇刺,却说是永安王动的手脚,他自己也在太子翻身的过程中给永安王下绊子。

为什么两兄弟是这样的?

长平王沉默了一会,看着罗汉床围屏上的透雕富贵春,似乎陷入沉思或回忆之中。过了几息,才弯唇一笑:“天家皇族,讲兄弟之情太奢侈,站在一起是因为共同的利益,背道反目,亦是为了自己。”

和永安王相处融洽,关键时刻却不一定要帮他。为太子推波助澜,也不一定是要与之交好。宫廷之中生活过的如瑾理解长平王话里的意思,朋友敌人不过转念之间的事情,又有谁会一直陪自己走到最后呢?

她听得出他无所谓的语气里潜藏的寥落。

忽然生出一种怜惜之情。

她在宫里生活几年,已经觉得精疲力尽,了无生趣,可他呢?自幼就生活在那里,身边是皇帝,后妃,宫女内侍,又有几个能真正称得上亲人?门第越高,家族越大,亲情就越容易淡泊,寻常富贵人家为争家业田产爵位都能阴私不断,何况是家业就等于天下江山的皇家。

他有母亲,可不能时常见面,有兄弟,可注定要成为对手。

他享受过真正的亲情温暖吗?

不由自主的,如瑾伸出手,将他的手轻轻握住。

她想给他一点温度。而他很快回应,翻过掌,将她的手包裹在掌心里,放到胸前抵着。

“左右无事,这两日就在家好好享受清闲了,你若不放心,我将六哥的事说给你听?”

“王爷要以静制动,静观外面变化吗?”

“当然,这样的时候越乖顺越好,父皇纵容儿子们内斗是真,可若他一旦出手,就喜欢大家老老实实,不要反抗。该做的我都做了,等结果就是。”

皇帝的劝慰自然不容旁人质疑。只是,这府里许进不许出,真的没问题?皇帝拘了永安王,再拘这里,只是为了以防万一,还是对长平也起了质疑?如果不疑,也不会多此一举了吧。

也就是说,皇帝并不完全信任这个儿子。

如瑾对前世的血腥记忆犹新,家族在顷刻翻覆,殒命流放,圣旨一出,没有谁能逃过。长平王的以静制动会绝对安全么?若是皇帝因为什么突然翻脸……

可,担心再多,她也只能相信他的判断。

此时此刻不选择相信他,她又能相信什么?不但要绝对相信,还要对他表示出相信,以免乱了他的心神,影响他做出正确判断。

她就勉力压住对娘家亲人的担心,柔顺躺在他的怀里,听他说起永安王。

私下交结朝臣不算,还利用岳父在兵部的关系,暗中勾通各地驻军。利用手中的势力左右朝政,制造言流影响局势,给自己博取贤良之名,以朝外牵制朝内——所有这些,都是一个觊觎储君之位的皇子会做的事,并不出人意料。

如瑾默默听着,想,如果永安王不做这些,才是意外了。

“他在宫里安排眼线,尤其是御前,颇费了一番心力。”

这是皇帝的忌讳了。长平王肯定也在做同样的事。“他的眼线被皇上发现了么?”

“太子殿下怎会任由他在御前放人呢,那不是给自己添堵。”

“永安王应该是非常细致的人,为什么让太子抓到了把柄。”

长平王笑而不语。

看来是他鼓捣的了。能把皇上的暗卫都摸清摸透的人,要想察觉御前几个探子,想也是有办法。把消息不动声色透给太子,再由太子动手,他站在后头看热闹……心眼真坏。

皇帝可以容忍宫里有探子,皇后那里,嫔妃那里,内务府那里,各处都可以,但绝对不可以是自家眼皮底下。在他跟前放眼线,和弑君谋逆是没有区别的。永安王御前的探子被揭出来,是犯了皇帝大忌。

单这一样罪过,皇帝就可以将永安王软禁夺爵。

“这次赈灾时江北闹民乱,六哥明里以仁德安抚,背地里以武镇压,闹出了许多人命,私底下冤情多了去了,随便查一查,都能写满一本册子。他压得住下面的人,压得住太子的派系么?一件贪腐案牵出一大串太子的人,牵得越多,反弹越大,剩下那些可不是吃素的,证据搜集得足足的,单等一个机会而已。”

只要有机会,太子自可利用此事给永安王钉上“不仁”之名。

窥探君父,是不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