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平王午睡一直睡到日头偏西,醒了之后太医又进府来看病,说他的确中暑了,留下方子,如瑾就叫人去煎药。待到服侍了长平王用完药,又是晚膳的时辰,吃完饭,该掌灯了。

长平王没有留下,回了自己的锦绣阁那边去睡,如瑾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想起中午的事。

她让荷露去西芙院请佟秋雁。

“给侧妃请安。”佟秋雁来得很快,一进屋就对着如瑾跪了下去,行初见的大礼。

“咱们之间行什么礼。”如瑾赶紧把她拽起来,扶了她肩膀仔细端详,发现她瘦了不少。“秋雁姐,你……好么?”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来京的路上,如瑾还记得她漏夜前来,提醒自己小心蓝如璇。如今蓝如璇已经不在了,如瑾却进了长平王府,兜兜转转的,颇有世事沧桑之感。

佟秋雁和在家时候一样,仍然是一身素面褙子,发髻齐整,脸上带笑,让人一见就觉她是很有教养的官家小姐。

她的眉眼和佟秋水很相似,但秋水眼睛大一些,亮一些,她则是圆圆的杏眼,且喜欢温和的弯起来。只是她比在家时瘦了许多,眼睛便也显得大了。

“我很好。倒是你……没想到你也来了这里。”佟秋雁斜签着身子坐在下首,对前来奉茶的吉祥欠了欠身,弄得吉祥连忙福礼。佟秋雁却对她说,“你不必跟我行礼,我不是什么太守小姐了,咱们如今是一样的人,你在瑾妹妹跟前,我还得仰仗你。”

吉祥错愕,如瑾也有些意外,“秋雁姐,你既然肯叫我一声瑾妹妹,还说这样的话作甚。我这次接待的是旧年姐妹,可不是王府的人,不然你看看其他人,我说要见她们没有?”

佟秋雁待人接物素来周密,可这么拘谨,说的话太遭心了,如瑾也不免有了些怨怪。然而一想她孤身一人远从青州来京城,在长平王府里无依无靠,刚升起的怨怪又灭了,叹口气,换了笑脸和她继续说话。

佟秋雁一一回答着如瑾的问题,在府里还好,没有受太大的欺负,王爷对她也不错,就是有些想家。

如瑾想起还在京城的佟太太和秋水,就说,“改天我若得空出去,问问王爷可不可以带你,最好能和她们见上一面。我看佟太太一直在京里不走,恐怕也有想寻机见你的念头。”

佟秋雁就含了泪,“不管能不能成,都先谢谢你了。不过……王爷能答应么?”

“能不能,问问就知道了,这又不是宫里,还不准人随意出入了吗。”如瑾觉得这不是什么为难事。

佟秋雁却说:“可是还有王妃呢,即便王爷能顺你的意,万一王妃不高兴,我岂不是给你添麻烦。”

如瑾听着这话有点别扭,什么叫“王爷能顺你的意”呢,好像长平王很宠自己似的,自己过门才一天,何来此言。“秋雁姐,见亲人本就是人之常情,王爷王妃应该都不会阻拦,你别把事情想得太难。”

佟秋雁点点头,两个人又聊些别的家长里短,佟秋雁说她的事,如瑾说蓝家的事,一直聊到了将近三更。看时辰实在晚了,佟秋雁才起身告辞,临走时还说:“我那边人多你不方便过去,我就不请你了,可你得了空千万想着我,找我过来说话解解闷,满府里只有咱们同乡。”

如瑾答应,亲送她出了院门,看见她的灯笼去的远了,这才返身回房。

跟前没别人的时候吉祥就说,“不知是不是奴婢错觉,总觉着佟大小姐和以前不一样呢。以前她是比佟二小姐稳重,可行事说话都还大方得体,不似如今这么……”她想了想,用了“过分拘谨”四字。

如瑾有同感,和佟秋雁的这次见面,即便不愿意承认,可心里的不舒服是骗不了自己的。佟秋雁不只是过分拘谨,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。如瑾想了半天,最终对吉祥说:“秋雁姐一个人在王府里,兴许有不少为难的事,旧日性子被磨掉了也是难免。”

吉祥闻言点头,“大概是吧,换了生活的地方,性子是会变。但愿咱们来了,她能好过一点。”

张六娘对佟秋雁进如瑾的院子没有表示意外,第二日早晨如瑾去舜华院请安,张六娘说:“佟氏似乎颇得王爷看重,咱们总算有了一个熟悉府中事的亲近人。”

她用的是“咱们”,如瑾对这种刻意的拉近感到不适,只说:“佟姐姐进府时间也不长,性子又太安静,并不一定熟悉王府。”

“不要紧,总比咱们熟悉得多。”

如瑾没接话,问起能不能带佟秋雁出府的事,张六娘说:“我觉得可以,不过,待我问过王爷吧。”

如瑾就等着她问,结果自然是可以。如瑾又特意带着佟秋雁去跟张六娘道了谢,佟秋雁还拿了两条绣帕作为答谢送给张六娘,回头就跟佟太太和佟秋水约了时间,约好次日相见。

于是这日早晨如瑾请胡嬷嬷知会外头备车,准备带佟秋雁出府。

结果长平王一大早跑来了,袍子里罩着箭袖,“走,今日带你出去跑马。”

如瑾无奈:“王爷不是中暑了么,太医要您好好休息。”

“病了多活动才能好得快。”长平王振振有词。

“……可我约了佟太太见面。”

“人家母女相见你杵在旁边碍什么眼,跟我去吧。”

这人不由分说带了如瑾出去,后头还带上了包括佟秋雁在内的西芙院几人和几个乐女,套了三辆车,带着仆役护卫乌泱泱出了府。中途将佟秋雁撂在了甜水胡同,一众人直向城外去了。

说是跑马,可到了城外开阔地方,长平王却又嫌热,转而拐去了积云寺消遣。到了积云寺后院,命和尚们遣散了其余香客,让女眷们去了寺里暂留香客的小院,长平王拽着如瑾进了偏殿。

“还记不记得这里?”他问。

如瑾自然记得。当初住在池水胡同的时候,老太太糊涂着非要来上香,天气微明的清晨,她就是在这昏暗的偏殿里遇见了他。

那时候她还从没想过自己会进王府,对他怀着深深的戒备。只不过是去年的事,想起来却觉得已经过了那么久远。

长平王召了寺里的大和尚进来讲经,“听说你们青州的风俗,女孩子出嫁之后要尽早拜佛,好保佑一生婚姻顺遂,子孙满堂。今日来还不算迟吧?你听经吧,我去外头转转。”

如瑾被扔在了偏殿,由关亥等两个内侍陪着,独自听大和尚讲经。

她哭笑不得。长平王也不知哪里听来的风俗,什么女孩子出嫁后要拜佛,那是真正向佛的人才会做的事,并非一乡风俗,他误会了。

欲待解释,大和尚已经开了讲,长平王一眨眼也不知跑去了哪里,如瑾只好坐着听经。大和尚讲了一会经文,又说起佛教经典里记载的善事,声音平和,在静静的偏殿里回响,真有一股禅意。

如瑾渐渐的也听了进去。她不大信佛,可那些一心向善的事听起来,总是让人心境平和美好的。

直到用了午膳,歇了午,长平王才带着一众人乌泱泱的离开了积云寺,慢慢走回城里去。半路上他打发了其他人先回,独带着如瑾去了蓝府。

“三天回门嘛,这个道理我懂。”他说。

如瑾真是意外。侧妃有什么回门礼啊,安国公府才是他该去的地方。这个人……不得不说,还真是格外的细心。

蓝泽和秦氏对长平王的到来都是喜出望外,蓝泽一路从大门口引路到了书房,命小厮去取最好的茶来泡。长平王却说:“不喝茶,路过歇歇脚而已,找个地方让本王躺一会。”

蓝泽对这个要求感到意外,不过还是热情的引他去书房旁边的精致小院。长平王一进去就皱眉:“这里不好,还是带本王去瑾儿以前的闺房吧。”

蓝泽听得发愣,差点一不小心撞在门框上,“王爷……这恐怕……”

哪有往人家内宅乱跑的王爷啊。就算如瑾成了他的侧妃,也没道理让他睡她的旧时闺房吧。蓝泽一向很守礼,对这要求感到难以接受。

长平王已经抬脚去了内宅。门上的婆子哪敢拦他,任由他带着一众内侍走进去了。蓝泽一脸尴尬跟在后面,拦又不好拦,只赶紧悄声吩咐人进内院去知会,让女眷们都待在屋里别出门。

如瑾正跟迎出二门的秦氏往明玉榭走,半路上听人说长平王进来了,顿时一脸无奈,因他说回门而泛起的感动,尽数被浇灭了。

秦氏却让人停了轿,站住脚等在路上,笑着说:“这虽然有点不像话,但能见他一面也好,我就在这里等了。”

秦氏和张六娘的母亲不同,并非岳母,见了长平王也不能以长辈自居,反而要跟他问礼,但如瑾知道母亲这是纯粹怀着见女婿的心呢,礼节如何都放在一边了。

如瑾只好陪着母亲等,隔了没一会,果然一群内侍簇拥着长平王过来了。

秦氏一见迎面而来的踩着树影落花的年轻男子,本来有些紧绷的神情就放松下来,嘴角的笑真的愉快了。

“瑾儿,他是个好人。”

如瑾不知道母亲为何这样说,但愿意顺着她附和,就“嗯”了一声,说,“他是很好。”

秦氏摇头:“你现在大约还不懂呢。你说的好,并不是我说的好。”

如瑾歪头看母亲,秦氏就说:“他看你时,眼睛是亮亮的。”

如瑾心想,这算什么好呢?长平王看别的女孩子眼睛也会发亮吧。秦氏看着女儿笑了笑,长平王已经走到了跟前。

“见过王爷。”秦氏福身。蓝泽也跟在后头,秦氏没理他。

长平王点点头,问说:“本王想去瑾儿闺房躺一会,蓝夫人可愿意?”

秦氏说:“按理我是不愿意的,不过,王爷已经进来了。”

后面蓝泽直朝她皱眉,长平王哈哈的笑了两声,朝如瑾说:“你有个好母亲。”

如瑾无语地引了他去香雪楼,进了寝房,长平王还真的倒在了床上。“王爷……您真是来睡觉的?”

“是啊,不然来做什么?”他不解地看她,目光渐渐变得暧昧。

如瑾赶紧退出去,“王爷睡吧,我去沏茶等您醒了喝。”

长平王就闭了眼睛,没多一会,如瑾再进屋的时候,发现这人已经睡着了。她还以为他在拿她消遣,故意说进闺房逗她,没想到他真是为了睡觉,而且睡得很沉。

如瑾让丫鬟在外间候着,自己去明玉榭陪母亲。走到屋外看见花盏等人候在廊下,如瑾想了想,将关亥留下了。长平王睡得沉,她留个会拳脚的在跟前才能放心。

长平王这一觉睡到了日头西斜,如瑾一直在明玉榭陪秦氏和妹妹,中间碧桃进来一次,悄声说崔吉来见,如瑾就在旁边的空院子见了他。

崔吉来禀报最近几天蓝府的情况,“里外都很平静,没有危险。”他说。

如瑾觉得纳闷。没事他来禀报什么呢?“多谢崔领队的帮衬,家里的安危全都托付给了你们,平安无事,是你们尽责尽力,我很感激。”这倒不是客气话,如瑾是真的感谢崔吉等人。

崔吉静静的站在屋里,面上依然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一万年也会是这个样子。他沉声说,“不用谢。”

然后就没话了。

如瑾等了片刻,见他还是不言语,却又不走,就试探着问:“崔领队是不是有事?”

“……没有。”他停了半晌才回答。

如瑾诧异地看着他。他转身开了屋门,“走了。”然后很快消失在树丛之中。

如瑾瞪着被明晃晃太阳照得发亮的树叶纳闷半天,想不出头绪。

晚上回到王府,张六娘已经备好了一大桌酒菜,留了长平王在舜华院吃饭,如瑾就自己回院子吃。在娘家没吃晚饭就走,拖到这时候她还真是饿了,菜饭都用了不少。吃完了,舜华院的丫鬟来报,说王爷在那边歇了,这里不用留门,如瑾让吉祥给了传话的赏钱,打发人去了。

吉祥回来颇有些不满,笑着抱怨:“还特意告诉咱们不用留门,真是多此一举,难道还要满府里各院都告诉一声吗。咱们主子会在乎这个?”

菱脂在一旁晃脑袋:“王爷去主子娘家了呀,所以王妃才要多此一举。我也懂。”

逗得如瑾直笑,吩咐她弄热水来,舒舒服服泡了一个澡。张六娘如何行事她才不管,换了柔软干净的寝衣躺在床上,她想的是今日的拜佛和回门。母亲对长平王似乎印象很好,如瑾知足了。再如何,总好过前世。

……

这一年的七月,天气比往年都要炎热,而且入夏之后雨水很少,整日干热得让人难受。长平王府后园的锦绣阁前有一汪小小的池塘,荷花红鲤,回廊拱桥,布置得很是精雅。然而因为天气太干燥,这池子里的水旱掉了一半,打理园子的下人建议打井水注进去,被长平王阻止了,说那样就失了天然意趣。

如瑾就笑话他,“那池子本来就不是天然,种点花草便是天然意趣了?要天然,不如直接住山里去。”

长平王歪靠在凉榻上自己甩扇子,“我倒愿意进山,奈何身不由己,凿个池子自欺欺人一下还要被你笑话,何其命苦。”

如瑾转过头不理他,对着敞开的长窗看那半干的池子。烈日之下,荷叶芙蓉都是无精打采,满池子乱游的红鲤也不知躲到哪里避暑去了,看得人也意兴阑珊。

屋前敞轩里有乐女演奏,忽高忽低的丝竹声伴着风吹杨柳的哗啦啦传进窗内,倒还能让人打起一些精神。小内侍端了药进屋,长平王只让放在桌上,药凉了也不见喝一口。他中暑快要半个月了,自从那日从蓝府回来后,他就再也没出过门,隔三差五弄个御医进来,府里整日弥漫着汤药味。

可是熬好了他又不按时喝,如瑾有一次还亲眼看见他将药倒在花盆里,就忍不住嘀咕,“怪道人说王爷自来身体不好,病了不喝药,能好才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