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韫回到清宁宫,说了冷宫的事,太后点点头,表示知道了。

到晚上,池韫陪太后用膳,却见汪嬷嬷过来禀报:“娘娘,玉庶人已经悬梁自尽了。”

池韫神情震动,看了过去。

看玉妃那疯癫的样子,她知道早晚会惹事,但没想到会这么快。

太后淡淡道:“知道了。”

晚膳摆上,闲杂人等退了下去。

太后看她握着筷子,神情闷闷,索性直言:“你在想玉妃的事?”

池韫点了点头,轻声问:“臣女早上去看玉妃,娘娘还没有这意思,为何……”

玉妃当然不是悬梁自尽的,汪嬷嬷特意来报,说明是太后赐死的。

太后神情淡漠:“你走后,陛下去看她了。”

池韫早就料到了,点了点头。

“她做出这样的事,还能让陛下心软,谁知道再活下去,又会生出什么波折,倒不如一了百了。”

池韫默了默,应了声:“娘娘说的是。”

“用膳。”

“是。”

玉妃在后宫掀起的风浪,很快平息了。

三尺白绫,一张破席,这就是她的归宿。

热热闹闹的灵秀宫,不过两日就风流云散,宫女内侍要么获罪,要么重新分配到别处。

池韫心里沉甸甸的。

听玉妃的话,她当晚去找宜安王,应是撞见了康王府的人。

换句话说,她提前知道无涯海阁大祸临头。

可是,她什么也没说。

如果她说了的话,是不是就能少死一些人?

这一切没有答案,已经发生过的事,没办法改变了。

太后也奇怪,又留她住了几天,却什么也不提,仍旧日日叫她讲经。

眼看着快到年尾,池韫主动告辞,她才开了口:“你在宫里住了不少天,想必家中想念得紧,何况小年将近,是该回去了。”

池韫点头称是,又谢过太后这些日子的照应。

场面话说完,太后坐在那里一动不动。

过了会儿,她突然问:“池小姐先前说过,哀家的毛病要根除,必须找到原因,是吗?”

“是。”池韫答道,“心病还需心药医,娘娘睡眠不佳,是因为心中有事。只要事还在,这病就无法根除。”

太后点点头:“原来如此啊!”

她神情倦倦,摆了摆手:“你去吧。”

“臣女告退。”

第二日,池韫在汪嬷嬷的相送下出了宫。

太后倒是给她脸面,赏赐的礼物堆了满满一车,叫那些等候上朝的臣子多看了几眼。

“这是谁家小姐?竟如此得太后喜爱?”

“说起来,没了玉妃,这宫里也该进些新人了。”

“是啊,若能让太后过过眼,想必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。”

几个臣子小声说着,被旁人听到,插了一句:“几位大人别误会,出宫的是池老相爷的嫡孙女,大长公主的义女,已经订了亲的。”

三人愣了一下,看过去。

“池老相爷……”

“大长公主……”